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小班幼儿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及对策(小班幼儿刚入园会出现的常规问题)

小班幼儿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及对策(小班幼儿刚入园会出现的常规问题)

更新时间:2024-11-12 13:59:56

小班幼儿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及对策

您好,小班幼儿入园不适应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分离焦虑:幼儿和家长分离时出现情绪不稳定,哭闹、不肯离开等表现。

2. 社交不适应:幼儿不习惯和陌生人交往,害羞、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等。

3. 生活习惯不良: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不肯吃饭、睡觉等。

4. 情绪不稳定:幼儿经常出现情绪波动、易激动、易生气等表现。

针对以上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分离训练: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多和幼儿沟通,让幼儿明白自己要去幼儿园,并且有家长来接自己。

2. 社交训练:鼓励幼儿与他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

3. 生活习惯培养:在家中就开始训练幼儿园的生活规律,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饮食、睡觉等生活习惯。

4. 情绪管理:尽可能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多和幼儿沟通,让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总之,家长要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做好准备工作。

1、对父母的高度依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从出生起,便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对父母或其它直接养护者的依恋,依恋的对象,成为了幼儿安全的象征,是幼儿得以信任,依靠的人,曾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景中,依恋对象对幼儿的意义不同,幼儿一旦与自己的亲人分离,便会从心理上感到不安全,从而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不安、哭闹、惧怕等各种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并且幼儿对亲人的依恋程度越高,分离焦虑程度也就越严重。

2、环境变迁,破坏了幼儿原有生活中的生态平衡。

幼儿初入园,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日常生活环境的变迁。对幼儿来说,家庭是他可以依靠,安全的,自由的第一生活环境,在家庭生活这一生态环境中,幼儿逐渐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地位,基本上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但入园后,环境变迁,幼儿原有的这种生态平衡就被打破了。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感,不适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绪焦虑反应。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