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根据史料,李白大约在公元704年出生,所以他创作《望庐山瀑布》时应该已经成年。具体的年龄无法确定,但是考虑到他于公元717年进入宫廷为官,至少应该在那之前写过这首诗。
据《全唐诗》记载,“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一生中比较著名的诗歌之一,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描绘瀑布的名句,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