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信榜文在古代是指有官府印章的公告。
古代印信有两种意思:
1、公私印章的总称。
唐代元稹的《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中写到: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
《元典章·刑部十四·诈》中写到:中书省捉获得王容诈雕行省并中书省印信。
清代黄景仁的《题可堂印谱》诗:伊惟印信作,旨哉得书意。
2、借指权力或官职。
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延媒劝赘》中写到:三台印信都权掌,谁敢居吾上。
清代昭连的《啸亭续录·稗事数则》中写到:乾隆末,定王屡摄金吾印信。
古时候官府的榜文指的是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释义:公告,榜上的名文或告示
盖有印章的公告。
“印信榜文”在现代汉语中指盖有印章的公告。印信的释义:公私印章的总称(包括个人印章)或者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有时借指权力或官职。榜文的释义:公告,榜上的名文或告示。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意思是武松读了带有官府印章的公告,才知道真的有老虎,印信亦师资和融之称,意思是印即师所授之印明,信即受者信心,决定不改之白净菩提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