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保持室内卫生,做到图书室无灰尘、卫生整洁。
二、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入图书室阅读,教师填好图书室使用登记。
三、幼儿进入图书室活动,要保持环境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四、幼儿不得将图书带出活动室。
五、教师要加强图书的管理,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不得损坏图书。看完图书放回原处,严禁在图书上乱涂、乱剪、乱折、乱撕、乱扔,对损坏的图书及时修理,对丢失和破损的图书查明原因,根据情况注销或赔偿。
六、教育幼儿书架上随意取书。
七、活动结束后及时切断电源,打扫整理关闭门窗。
八、资料管理员要认真负责,及时做好借还记录,定期整理检查。
九、新购进的图书要及时登记、入册、编目、上架、借阅、未登记的新书绝不外借,及时向老师宣传介绍新书,加快图书流通,提高图书利用率。
十、所有拿出图书室的图书,都属外借,外借的图书,务必办理借书登记;还书时需办理还书登记,检查所还图书与所借书目是否相符,书本是否损坏,进行核销,必要时注明图书损坏遗失的大致情况及原因。
包括以下内容:
1. 图书室应设在光线好、安静、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
2. 图书室应由专人管理,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和保养工作。
3. 图书应分类登记,编目造册,以便查阅。
4. 借阅图书应遵守借阅规定,不得损坏、涂改或丢失图书。
5. 定期进行图书清理和整理,保持图书室的整洁和有序。
6. 严格遵守图书室的安全制度,确保图书室的安全和稳定。
7. 定期组织幼儿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8. 做好图书的更新和补充工作,不断丰富图书资源。
9. 建立完善的借阅制度,规范借阅流程,确保借阅过程的顺利进行。
10. 对借出的图书应进行跟踪管理,防止遗失和损坏。
11. 定期对幼儿进行阅读指导,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12. 鼓励幼儿参与图书室的各项活动,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13. 建立完善的图书室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管理。
14. 加强对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15. 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图书室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