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死兔子)。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再没有得到兔子,因而成为宋国人的笑话)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死兔子)。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再没有得到兔子,因而成为宋国人的笑话)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