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大人一定要勤快一些,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另外,孩子比较懒,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制定一些计划表,每天让孩子完成什么任务,并且做到了就可以加分,这样孩子以后就会慢慢培养成好习惯了。
2、适当强迫
有时候不能随着孩子的性子来,我们必须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要强迫孩子去做,当然要适当的合理的方法,不要采取暴力的态度,主要还是讲道理,要让他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他们不愿意就可以不去做,要从小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事情都是无奈的,我们必须要自己去做,不愿意也没有办法逃避。平时的时候要让孩子干一些事情,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学会整理和收拾的。
3、找些他愿意做的事情给他做
一开始我们可以观察孩子喜欢做些什么事情,找些他们的兴趣点,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先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再慢慢加入一些他们不爱做的但是却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自己制定作息时间安排,并遵照计划去开展每天的生活。才开始每天晚上检查孩子,做好了的就表扬,没做好的问问孩子怎么办。但不要揪住问题不放。后来可以一周检查一次,直到不再检查。
4、适当奖励
不论做得好与不好,对与不对,不要去打扰,也不要去干涉,更不可代劳。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思考,去理解,去学习,去锻炼。因为有一天,他终归要远航!要给予孩子鼓励与表扬。孩子做完事后,告诉孩子“你很棒,你能行,很不错”,即便孩子做得很糟糕,也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这样他就越来越勤快的做他自已能做的事了。
1、及时纠正孩子的懒惰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亲身示范作用,家长也应该起到敦促、劝导的作用。在孩子注意力分散、持久力下降的时候,一定不要由于一时心软就放纵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规矩是可以被随意打破的,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自律,更不利于激发他的进取心。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有的孩子磨蹭拖延,看似是偷懒,其实是缺乏时间观念,做事不连续。特别是六岁以下的孩子,对于时间基本是没有什么概念,父母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不妨给孩子时间期限,超出时间期限,适当设定一些可行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