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元素周期表究竟有没有尽头(元素周期表有没有必要完全背下来)

元素周期表究竟有没有尽头(元素周期表有没有必要完全背下来)

更新时间:2024-12-03 03:05:58

元素周期表究竟有没有尽头

没有尽头。

IUPAC将元素定义为原子寿命至少有10^-14秒的原子[1],这个时间长度是原子核周围形成电子云所需的时间。按这个标准和现有的理论,能够视为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量的上限可能是137个或173个,也可能没有上限。而且,即使上述质子数量有上限,元素周期表仍有可能朝其它方向扩展。

只是在现实中,人类被技术所限。还有更多的元素没有被发现命名。

根据科学家的探索,大多说的科学家都认为元素周期表是有尽头的。首先有普遍理论认为,元素周期表结束于172号元素附近。在这个元素的周围可能会发生一些奇怪的甚至有点恐怖的量子力学的特征,当形成正负电子对时,原子核本身可能会开始消耗电子,摧毁电子对,将它变成中子。

不过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在172号元素前,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就不稳定了,基本立刻就衰变了。120号左右的元素,尤其难合成,原因有很多的,要合成新元素,必须有足够的靶原子,而现在的科学技术,我们还有没有能够大规模的生产靶原子的能力。

在120号元素后,这些元素的寿命都会急剧减少,即便你能合成出一个,此时能检测出来的都是难上加难。

这时候科学家们就利用了稳定的概念,因为他们认为,利用这些理论,如果你碰巧选对了一些他们称之为魔数的质子和中子,原子核就会特别的稳定。

但是他们可能看到异乎寻常而且有趣的特征显现出来,这时候也是能达到他们想要的稳定过程的!

这种理论的利用,最典型的应该就是汞元素的出现吧,而这个元素又是液体金属,科学家们利用它的性质不断的探索,最后也形成了118号元素。众所周之,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发明的,科学家们在他的发现元素的规律和方法的指导下,不断的去做合成元素,在二战期间,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将这些元素进行了分类,并且发现了很多新的元素,只是在二战结束后很长的时间才允许公布。

目前科学家们对这些新的元素很满意都依据原子序数排在元素周期表中,就是基于原子中质子的数量,但是这些新元素,有些个例中,已经背离了元素周期表的原则,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对不上了,所以他们认为继续的合成元素,已经不会符合原来的规律,元素周期表是有尽头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