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携带规定物品入场
在进入考场前,要把手机等电子设备关机(记得开考前把手机闹钟也关掉),放入包中或交给监考老师保管,一切与考试无关的东西都要放到考场外。能带入考场的东西,只有答卷必备文具(统一配备文具除外)和准考证上注明的特殊用品(如:计算器),草稿纸不需要自备。
水杯、手表、纸巾等物品,各地要求不同,需考前询问监考老师是否可以携带。
2. 安检、确认信息
进入考场之后,会有一名老师拿着安检仪在你身上环绕一圈,无问题之后,再到另一位老师处,在一张印有本考场所有人照片的纸张上,找到自己的照片并签名确认。
3. 对号入座
签字确认完成之后,根据准考证上所写的位置,对号入座。将证件、文具等东西全部放置在桌面左上角,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耐心等待开考即可。
4. 考前提醒
开考前十几分钟左右,监考老师宣读考场纪律,询问是否携带手机等违禁物品,警告大家不要有作弊想法等。如果此时发现身上带了一些忘记拿出去的违禁物品,举手示意,然后马上移出考场,可不算作是违纪。
5. 确认考试信封
监考老师会展示试卷大信封袋是否密封完好,众人确认后方可开启大信封,分发试卷。专业课监考老师会一份一份地分发试卷,试卷拿到手后,考生先要确认信封封皮上的名字、报考院校等信息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再拆封小信封。(注:小信封为自命题科目专有,政治等公共课无小信封)
6. 开封考试信封、检查试卷
确定试卷属于自己之后,就可以拆封了,注意信封开口方向,划纸的小刀不要伸进去太多,以免划破试卷。拿出信封内所有东西,检查物品是否齐全,试卷是否有缺页漏印、字迹不清等问题。
7. 填写信息
确认试卷无印刷问题之后,等监考老师发令,就可以在卷头、答题纸上填写个人信息了。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的文字一定要用中性笔写,不可使用铅笔。等大家都填好之后,老师也会挨桌对照名单进行核对,超级贴心!(注:以上步骤均在正式作答铃声响起前完成)
8. 开始作答
开考铃声发出前,一定不可动笔作答,甚至有的地区还不允许响铃前翻阅试题册。铃响后方可答题。如果你真的过于紧张,铃响前不小心写了几个字,被老师提醒之后,一定要及时停笔,且不要被“小插曲”影响考试状态。
9. 结束提醒
在临近考试结束30分钟和15分钟时,老师会出声提醒大家注意时间,没有涂答题卡
10. 答题结束、密封结束
自命题试卷的密封工作可以在打铃之后进行,不占用3小时答题时间。从试卷内取出的所有东西都要再塞回去,确认没有遗漏之后,密封信封。
11. 离开考场
监考老师收齐试卷,并核对无误之后,考生才能离场。考场配备文具不可带出考场,其余个人物品一律带走。
考研笔试,即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考研笔试的一般流程和详细步骤:
1. 报名:
考研笔试首先要进行报名。报名通常在每年的9-10月进行,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时,考生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报考院校及专业等相关信息。填写完成后,缴纳报名费。
2. 确认:
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还需要进行报名确认。报名确认一般在每年的11月进行,考生需按照报考点的要求进行确认。确认方式包括现场确认和网上确认,具体以报考点通知为准。确认时需要提交身份证、学历证书、报名照片等相关材料。
3. 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是参加考试的重要凭证,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招网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上会标明考生的考试地点、考场号、座位号等信息。
4. 参加考试:
考研笔试通常在每年的12月底举行,考试时间为2天。考生需携带准考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按照准考证上的要求参加考试。
考研笔试的科目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政治理论、外国语为公共科目,所有考生必考;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一般为专业课,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而定。部分专业仅考3门科目,不考业务课二。
5. 成绩查询和分数线公布:
考试结束后,大约1-2个月,考生可以登录研招网或报考院校官网查询考试成绩。同时,国家线和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分数线也会陆续公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决定是否需要准备调剂。
6. 调剂:
对于初试成绩未达到目标院校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关注各高校的调剂信息,选择合适的院校进行调剂。调剂需要填写调剂志愿,报名参加调剂学校的复试。
7. 复试:
复试是考研的最后一道关卡,通常在每年的3-4月举行。复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笔试、面试和英语测试等。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最后根据总成绩择优录取。
8. 录取:
复试结束后,各高校会根据复试成绩和招生计划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通常会在6月左右发放,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照学校要求办理入学手续。
以上就是考研笔试的一般流程和详细步骤。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关注研招网和各高校官网的信息,了解最新政策,做好复习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