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诗经·氓》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自叙自己婚恋经历及婚恋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女主人公小时候与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氓来求婚,她对氓一片痴情,迁就忍让,自许终身。婚后她不嫌弃氓家境清贫,起早摸黑操持家务,也没犯什么过错却被氓无端抛弃,回娘家又不能被兄弟谅解。女主人公对氓的负心进行了严厉批谴责,意识到当时男女在婚恋问题上的不平和社会不公,呼吁天下女子要小心谨慎,并在万般无奈中表示要与氓精神上彻底决裂。
作品现实意义:作品所提出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仍然大量存在,并在新的形势下表现出新特点,说明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氓》的女主人公在被抛弃后,没有卑躬屈膝的乞求可怜,而是要表示 与这种“二三其德”的负心汉在感情上彻底决裂,表现了自强意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及为难得,对今天的女性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立自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这是诗经中为数不多的反映弃妇命运的小叙事诗之一。这首诗是以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女子自述的形式,写了她的恋爱,结婚,以及后来无辜被弃的经过,谴责了丈夫休弃她的负心忘义行为,态度决绝,感情色彩脓重。诗歌通过弃妇的不幸得家庭生活与婚姻悲剧,揭露“二三其德”的男子冷酷无私和对妇女任意欺凌,从而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为妇女的低下的任人摆布的社会地位作不平之鸣,具有鲜明的历史进步性和一定的民主精神。
《氓》出自《 诗经•卫风》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