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鼻祖是程长庚。
程长庚,安徽潜山王河镇程家井人,清代戏剧表演艺术大师。工文武老生,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曾任三庆班主,精忠庙首,“四大徽班”总管,为老生“三鼎甲”之首。在程长庚创新改革的引领下,徽调从“昆、弋”交融到“徽、汉”合流,嬗变融化,孕育出国粹京剧艺术。程长庚由此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
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程长庚的唱腔脱胎于“徽调”,取法于楚调,兼收昆曲、山陕梆子诸腔之长,溶汇为“皮黄调”,却以徽音为主。他的嗓音内行话叫“脑后音”,他讲求字正腔圆,不事花哨,直腔直调,沉雄爽朗。他的唱和念法,柔寓于刚,发声吐字,安徽的乡音土味较浓。
程长庚的做工身段,一招一式,都是遵循老徽班演法,绝不稍逾规矩。他的投袖(单投袖)、扬袖、捋髯等小身段,也无不讲求“端凝肃穆”。程长庚的表演善于体察人物的性格、身份,注重表现其气质、神采。做功身段沉稳凝重。他演的关羽戏时,特别注意唱工,做派着重神威端庄,得到了米喜子的真传,并有所创新。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镇潭州》《状元谱》《群英会》等。他还时常演红生戏(老爷戏)如《华容道》《战长沙》。他的昆曲也唱得很好,经常演出的有《钗钏大审》等。
唐明皇是京剧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