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快歺文化,对四大名著这样的大块头作品没有心思去读了,这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出了问题,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因为名著所描述的故事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揭示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而所有这些矛盾离现在的年轻人心里感受存在代差。
1、家庭原因,很多家长本身就很肤浅,估计连自己都没读过名著,怎么会推荐给孩子读?早几年的教育经验让我发现,很多阅读习惯好的学生,首先是其家庭的文化氛围就非常浓厚。
2、很多青少年觉得名著不够刺激。就像他们不一定喜欢吃大米、面条,却喜欢街面上的垃圾食品一样。
3、青少年的思想和悟性没有到达一定阶段,所以,还没办法发现经典的魅力。比如,我读莫言的小说,就觉得很震撼,但是我要推荐给孩子们去读的话,他们完全领略不到内中深意,味同嚼蜡。
4、文风问题。现在网络文学蔓延趋势极盛,虽然文辞一般,很多也是瞎编乱造,毫无深意,但是小孩子就是痴迷,他们宁愿沉溺在这些“爽文”里意淫,谁又管得着呢?
5、图轻松。就好比看电影吧,大多数人都喜欢嘻嘻哈哈的无厘头喜剧,但有多少人迷恋艰涩难懂的“王家卫”呢?小孩子读名著,有时候挺累,尤其是那些基础薄弱的孩子。
6、阅读障碍。这个阅读障碍并不是说孩子的智力有问题,而是说学生的知识积淀可能有欠缺。譬如,四大名著虽然比汉唐之前的文言文好读的多,但是照样有些不争气的孩子读着读着就犯困、瞌睡了。如果涉及外国的名著的话,就更玄了,因为有很多社会历史背景,他自己都一头雾水,弄不明白。
……,总之,原因很多,难以详析。但是要肯定一点的是: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对孩子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