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如果从那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
理解:个人理解,苏轼这段文字是劝慰客人在上文中发出的天地永恒而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孤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伤,苏轼要表达的思想者来自于庄子哲学的核心——“道”论; 尽管不同物体存在时间有长有短,存在方式各有千秋,但从“道”的角度来看,都是顺应“道”的结果,因此不存在任何区别,这叫“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用庄子的话来说:“田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整句话强调世间万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表达了作者个人人生哲学,要豁达,开朗,不要拘于一事一物,而要拥有纳万物的胸怀和豁达胸襟。原文出自——北宋 · 苏轼《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