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当时战乱,仁政无法得以实施;二是由于当时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周礼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几千年来,为历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礼崩乐坏,在思想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一段变革的历史阶段。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一度倍受冷落,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儒家主张“克己复礼”,强调礼乐秩序,而当时的政治环境却维持着礼崩乐坏;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国都接受了不同的治国思想,因而思想方面没有统一,自然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不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