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与太监有区别:
宦官一词由来已久,是所有在皇宫里面为皇帝和皇族服务的官员总称,而这些充当宦官的并不是都是阉人,只不过到了东汉之后,才全部由阉人来代替的。
而太监,最开始出现应该是与北宋同处于一个时期的辽国,这个时候的太监,还不是阉人,而是政府机构的官员,到了元朝的时候,太监更是指国家的二级官吏,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太监都不是阉人。
明代的时候,基本上太监和官员有了固定的关系,也就是太监必定就是宦官,而宦官却不一定是太监。直到清代,由满族一统天下,对于汉文化并不清楚的他们才将太监和宦官混为一谈。
宦官在秦朝以前就出现了,是一个官名;太监约出现在唐朝,最开始也是一个官名。
到了东汉以后,宦官就全是阉人了,《后汉书·宦者传序》:“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太监这个词,一直到辽代才出现,但那时只是一种官职,而且还有世袭的……谁见过阉人世袭罔替的?有丝分裂?
到了明代,太监和宦官才产生联系。那时太监是个官名,品级低的宦官叫“少监”,稍大的叫“中监”,官阶高的叫“太监”。
也就是说,太监一定是宦官,宦官不一定是太监,太监的地位高于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