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从何得名而来,众说纷纭,其中有三种说法最广为流传。一种说法是地处婺江的源头,就如同婺源有一个乡叫浙源,就因位于浙水之源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有关,婺源正对着天宫的婺女星,相传当年发大水时,婺女乘一条鳙鱼拯救了县里的百姓,后来飞上天化作了婺女星世世代代守护着婺源这个地方。
第三种解释是拆字解,“婺”字上面是左边“矛”,右边“文”,下面一个“女”字,合起来就是婺源的女子能文能武。能文能武不是一般都用来形容男子吗,但是婺源的男子大都在外经商或是做官,女人在家中打理一切,这其实就是夸婺源的女子很能干的意思,家有贤妻,丈夫才能安心在外闯事业。“源”字顾名思义,是告诉在外的丈夫,要“饮水思源”,所以婺源在外无论是经商或是做官赚了钱都会回乡建桥修路,或是建商宅、官宅,所以婺源才留下了许多有着精美雕刻的徽派建筑。
《婺源县志》记载:婺者,旧以婺本休宁地,曾属婺州,(隋时尝属婺州)取上应婺女之说,(昔有婺女庙,及古迹,吴山里亦名婺女里)。
也就是说婺源县境原来大多部分归徽州休宁县管辖,而休宁曾在隋朝时归婺州管辖,所以取上应婺女之说亦比较合理。
《浦江县新建婺女星君行祠碑》记载婺州来历说:按图经,吾婺自秦汉以来,其名号不一,至隋开皇中,始以其地上直婺女之分而更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