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年,俄国彼得大帝将首都由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从此开启了彼得堡灿烂闪耀的时代。从1712年至1918年的两百多年间,彼得堡作为俄罗斯的首都,不仅成为了俄罗斯的中心城市,更成为了俄罗斯通向欧洲的窗口。作为一个深思熟虑后的政治决策,迁都的决定必然是由多重因素构成的,绝非一拍脑袋的决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彼得大帝执意要将首都迁到圣彼得堡呢?
第一个原因是彼得大帝的个人命运。彼得小时候成长于莫斯科,而此时的宫廷内部充满了阴谋和内斗,彼得也险些被害,这在彼得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在处决了一大批自己的反对者后,彼得虽然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是莫斯科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莫斯科庞大的旧官僚集团甚至莫斯科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让彼得大帝异常厌恶。这一点普希金也曾写道“彼得不喜欢莫斯科”。
第二个原因是彼得大帝对于海洋的向往。青年沙皇对于船只十分热爱,他认为船舶代表了先进的欧洲文化,因此他曾派出多批人员前往西欧学习,他自己也曾乔装到荷兰学习技术。而陆地中心城市莫斯科显然无法满足彼得大帝的雄心壮志和发展俄罗斯海军的计划。
第三个原因是彼得堡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地理上,彼得堡离欧洲距离最近,无论从水路还是陆路,都显然比莫斯科更适合。而那个年代的俄罗斯,最需要的是欧洲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俄罗斯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因此自然要打造一个通往欧洲的窗口。而在彼得堡作为俄罗斯首都的时代,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政治比较开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国力强盛的一个时代,将俄罗斯从原本的“野蛮时代”打造成了欧洲一流强国。除此之外,迁都彼得堡也满足了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战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