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如下:
用四个字形容曹丕是足智多谋。
曹操的长子曹丕与次子曹植之间曹操犹豫不决用哪个人继承皇位。于是有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步诗。做完诗后。曹丕果然没有加害曹植。可以看出曹丕果然机智如我。
1.
文采飞扬,武艺高强曹丕也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曹丕在政治上也平庸,可他后来做了皇帝,是魏文帝。
历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实际就是集中于他们父子的周围。一家两代人都有才华、有名气,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哪!——伟人伟人本身就是诗人,又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所以他对曹丕的评价自然非常值得品味。在伟人看来,曹丕政治上比较平庸,但是毕竟建立了曹魏。伟人对建安文学评价较高,所以连带着夸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文学才华。受《三国演义》等作品影响,大家认为曹植才是更加文采飞扬的那个,曹丕则只知道逼着弟弟作七步诗。
其实这多少有些偏颇,《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曾说:“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意思是说因为曹丕当了皇帝,所以他的才华被贬低;曹植因为受到打压,被更加青睐,这样不算公正的评论。曹丕曾在《典论》中自序“八岁能属文”,应该不是自吹自擂。现存曹丕文章有《典论》及许多诗、赋、散文等等,其实读来有些也非常不错,虽然不如曹植那么辞藻华丽,但非常平实。也是在《典论》自序中,曹丕提到,由于汉末大乱,曹操5岁就教曹丕射箭,6岁教曹丕骑马,8岁时候曹丕就能够骑射了。
197年曹操征张绣,张绣投降后又偷袭曹操,曹丕正是骑马才从乱军中逃了一命。另外,曹丕还爱好击剑,能够舞双戟。从这个层面来说,曹丕是文武双全了。
2.
汲取教训,限制外戚宦官魏文帝业无足称,惟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令。诏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常辅政任,石室金策,可宝万世。——张溥明代张溥曾评价,曹丕政治上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有一项做得非常好,可以作为金策传万世。那就是曹丕鉴于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弄得天怒人怨,曹丕严令宦官最高官职不得超过署令;又严禁外戚干政,大臣不得向太后奏事,后族不得担任宰辅之职。纵观封建社会几千年历史,且不说曹丕之前,就是曹魏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外戚、宦官这两大“痼疾”。唐朝的武则天,明朝的万贵妃,清朝的慈禧太后;太监有唐朝的边令诚、刘辅国;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哪个不是权倾朝野、干政乱政。不过虽然曹丕看到了外戚、宦官的毒害,但这其实是个千古难题。谁叫外戚、宦官、皇后、太后都是皇帝的身边人,这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大BUG,只要是专制制度,古今中外都避免不了任用身边人。
3.
恢复太学,确立九品中正制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下令恢复太学,建立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