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需要发生在主震的断层的一个破裂长度内,也就是说,余震发生的地点需要与主震相关,地点接近。当然这个接近说的也是相对的概念,因为断层存在一个空间分布,有可能有很长的延伸,准确地判断仍然需要看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的数据。
再一个是时间上的,余震需要发生在主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范围内。这个就比较麻烦了,因为究竟多少时间,并没有一个标准。
判断一个地震是否是余震的方法,大致上有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震级。余震的震级必须比主地震小,至少要小一级。如果一次地震之后发生了震级更大甚至震级接近的地震,那么这个地震就会被列成主地震,而不是余震。
第二个是地理上的分布。余震发生的总体特征是衰减趋势,但其持续时间较长,而且还会有一些起伏。在主震过去很久后,还偶尔有很大的余震发生。
第三个是时间上看,是最后这个地震是否符合余震衰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