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下一句怎么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下一句怎么接

更新时间:2024-12-09 10:45:1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下一句怎么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下一句是"既来之,则安之"。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第九章

原文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坐以待旦。”

这句话意味着在遭受挫折或失败后,应该及时调整心态,从容面对,坚定地等待新的机会或时机的到来。

而"既来之,则安之"则是这句话的下一句,意思是一旦某件事情发生了,就要接受它并从容面对,不要过分纠结于过去的错误或遗憾,要向前看,平静地应对。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不可改变的过去应该心平气和,接受并适应现实,同时也表示对于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下一句是“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义是早晨丢失了,傍晚得到了(东隅:指日出处,借指早晨。桑榆:日将落时余光在桑榆之间,因用以指日落处,借指傍晚)。后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


该用法:作谓语,也作定语、分句;多含褒义。
出自《后汉书·冯异传》:“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译文:
这次大破赤眉,士兵劳苦功高,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冯异,字公孙,原本是王莽的手下,后来被刘秀手下说服成功,便跟随了刘秀。他为人非常谦和,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汉书》是历史类文学作品,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东汉时期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