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普通话读音为hé。“涸”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渴也。从水固声。读若狐貈之貈。,涸亦从水卤舟。下各切”。“涸”的基本含义为水干,如干涸、涸泽。
“涸”,最初见于说文时代。从水(篆书形体像流水),从固(坚硬、固态),合起来表示失去水分,东西会变得坚硬、呈固态。本义是水干枯。最终演变为楷书简体化的“涸”字。
一、三点水加个固是个“涸”字。
涸的读音是 hé
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11
笔顺:丶丶㇀丨????一丨丨????一一
二、涸的基本释义:
1.(形声。从水,固声。本义:失去水而干枯)
2.同本义
涸,竭也。——《尔雅·释诂》
仲秋之月…水始涸。——《礼记·月令》
商涸旱。——《吕氏春秋·慎大》。注:“涸,枯也。”
兀若枯木,豁若涸流。——陆机《文赋》
3.又如:涸辙(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比喻处于困境之中,急待救援);涸泽(干涸的沼泽;抽干沼泽的水);涸流(枯竭的水流);涸溜(干枯的小水流)
4.竭;尽
措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管子·牧民》
5.又如:涸思干虑(犹言绞尽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