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
养护非洲紫罗兰,需要保持常年温暖的环境,但要避免过度高温,最佳生长温度是在18到25度之间,夜晚的温度可以比白天降低3~5度左右,也就是说,夜晚的温度需要维持在15度以上。
2.环境
养护非洲紫罗兰盆栽时,最好是摆放在朝东或朝南的阳台上,要避免强光照射,在中午和下午的时候要适当遮荫,避免过度暴晒,否则叶子很容易被晒伤,花期也会缩短。
3.花盆
栽种非洲紫罗兰的花盆不能太大,它比较喜欢紧凑的空间,这样可以促进持续开花,当然等它的植株长得比较旺盛,根部已经长满土壤,就要及时换盆,每次换的盆比原来的花盆大一点点就可以了。
养非洲紫罗兰盆栽不要用太深的花盆,也不要一下子搬到特别大的花盆中,否则导致土壤过多,会导致根茎腐烂,甚至会只长叶子不开花。
4.盆土
盆栽养护的非洲紫罗兰,要使用一些疏松排水好的土壤,土壤要富含腐殖质,一般都会用到泥炭土搭配珍珠岩,再适当混入3~4等份的堆肥土或腐叶土,保证土壤有适当的腐殖质,盆土的排水性,透气性一定要好,才能保证根部生长健壮。
平常养护非洲紫罗兰的时候,如果发现根茎底部有一些发黄枯萎的叶子,一定要及时剪掉,不要让枯叶留在盆土上。
5.花后处理和施肥
非洲紫罗兰的花朵开败后一定要及时去掉残花,避免继续消耗养分,另外,在开完花之后一定要及时补充薄肥,在春夏生长季节一般是每隔一两周补充一次有机液肥,可以用通用型的水溶肥,偶尔补充磷酸二氢钾,浓度是平常的一半以上,不要给太浓的肥料。
平常施肥的时候也不要浇到叶片上,叶子不要残留肥料。另外一点就是注意维持温暖湿润的环境,养护的位置要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不要养在密闭的空间。
土壤:非洲紫罗兰对生长的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最好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和透气性较好而且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光照:非洲紫罗兰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所以需要把植株放置在采光较好的位置,让植株接受散射的阳光。
温度:非洲紫罗兰耐寒性较差,在进入冬季之后需要在室内温暖环境中养护。
非洲紫罗兰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把温度控制在16-24℃的范围内,而且在不同的季节,非洲紫罗兰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都是不一样的,在每年4-10月份的时候,需要把温度控制在18-24℃,11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需要把温度控制在12-16℃,环境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非洲紫罗兰对水分的需求量并不高,只需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浇水量,进入冬季后需要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