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辛弃疾是怎样死的(辛弃疾怎么死的真实原因)

辛弃疾是怎样死的(辛弃疾怎么死的真实原因)

更新时间:2024-12-10 13:25:06

辛弃疾是怎样死的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被誉为宋代文坛“文学泰斗”之一。

辛弃疾在晚年时期曾被贬为海南,流放期间曾多次受到拷问和折磨。1207年辛弃疾因病去世,推测是身体虚弱、性命逐渐消磨而死。根据其墓中发现的文物和明朝吕本中等人所著的《桃花扇记》记载,辛弃疾的遗体被埋在海南岛东郊百炼湖旁的一座山上,即今天的湖南省澧县石门山。

病死的,忧国忧民的心病。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