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漱口
在没有牙刷之类的刷牙工具之前,古人都是通过漱口的方式清洁牙齿。除了用清水之外,还用盐水、浓茶、中药汤剂等作为漱口水。据《本草纲目》记载:“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囊,深得饮茶之妙。”
用茶漱口的习惯,也沿袭至今。
二、揩齿
在进食之后,难免会出现食物残渣塞牙的情况,这时候,古人意识到单靠漱口无法完全清洁牙齿,于是,一种特殊的揩齿清洁法便由此诞生。
揩齿又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手指揩齿
即用手指作为“牙刷”直接刷牙,在手指上沾上一些盐或草药,然后摩擦牙齿进行清洁。
2.揩齿巾法
“揩齿巾”也叫“揩齿布”,即用布来擦洗牙齿,使用方法是用手指包裹着“揩齿巾”,然后进行揩齿、清洁。
3.“晨嚼齿木”法
“晨嚼齿木”这种刷牙方法是先将杨柳枝或其他具有植物纤维的葛蔓、楮、桃、槐等枝条泡在水里,使其软化,刷牙时用牙齿把杨柳枝一端咬平或砸平,使植物纤维散开,就像一把刷子,进行上、下、内、外揩齿。
用柳枝做的揩齿工具质地柔软且有韧性,易于剔除残垢,感觉舒适。
三、古代牙刷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看,唐末到宋、辽、金时期,人们发明了牙刷,刷牙方式也随之改变。
宋、辽、金时期,人们已经普遍使用植毛牙刷刷牙。古代的牙刷柄一般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制作,在植毛部钻两行小孔,在上面植入刷毛,刷毛一般用马尾制成。宋代就已经有专门制作和经营牙刷的店铺。
牙刷发明后,人们使用各种草药磨成的粉或膏作为“牙膏”,蘸着刷牙,清洁效果更好,而使用牙刷这一种牙齿清洁方式,也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