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时期,凤凰是一种神话中的神鸟,被认为是吉祥、祥瑞的象征。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都有对凤凰的描写。
《山海经》中记载:“凤凰,其状如鸟而无头,有五色,其音五声,飞行万里,见则天下太平。”这里的凤凰被描绘成一种无头的五彩神鸟,具有非常美妙的歌声和飞行能力,被视为吉祥之兆。
在《淮南子》中,凤凰被描述为“其状如鸟而赤色,首戴五采之冠,首上有角,颈长而美,善为音声,其状如鸣琴之声。”这里的凤凰则被描绘成一只红色的鸟,头戴五彩冠冕,头上还有角,颈部修长美丽,能发出美妙的音乐声。
总的来说,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凤凰被描绘成一种神秘、神圣的生物,具有非常美妙的外貌和声音。这些描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凤凰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在吕氏春秋中强调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而天人之际,是先秦楚汉之间思想界面临的时代命题。为了构建新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理想,从先秦开始,世人开始以“凤凰”为政治祥瑞的象征。
春秋时齐桓公自以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想封禅,管仲以没有得到祥瑞之兆的理由反对:“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后来孔子周游列国,想行大道于天下,但困厄陈蔡、四处碰壁,于是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见,凤凰是对政治、人事产生重要影响的符瑞。

《山海经》中曾多次记载,凤凰“见则天下安宁”,反映了先秦楚国以凤凰作为政治祥瑞。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鸾鸟就是凤凰,象征着战争即将消弭,民生即将安定,这对当时不能掌握天灾人祸的世人来说,凤凰出现是万分幸福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