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遥感图像的特征(遥感图像的特征概念)

遥感图像的特征(遥感图像的特征概念)

更新时间:2024-12-30 18:01:13

遥感图像的特征

遥感图像是只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相片。

遥感图像的特征:

1.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又称地面分辨率。

后者是针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

前者是针对遥感器或图像而言的,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

它们均反映对两个非常靠近的目标物的识别、区分能力,有时也称分辨力或解像力。

2.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接受目标辐射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也就越好。

但是,面对大量多波段信息以及它所提供的这些微小的差异,人们要直接地将它们与地物特征联系起来,综合解译是比较困准的,而多波段的数据分析,可以改善识别和提取信息特征的概率和精度。

3.辐射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指探测器的灵敏度——遥感器感测元件在接收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辐射源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

一般用灰度的分级数来表示,即最暗——最亮灰度值(亮度值)间分级的数目——量化级数。

它对于目标识别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元素。

4.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是关于遥感影像间隔时间的一项性能指标。

遥感探测器按一定的时间周期重复采集数据,这种重复周期,又称回归周期。

它是由飞行器的轨道高度、轨道倾角、运行周期、轨道间隔、偏栘系数等参数所决定。这种重复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称为时间分辨率。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