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无患子和鬼见愁区别(无患子为什么叫九鬼见愁)

无患子和鬼见愁区别(无患子为什么叫九鬼见愁)

更新时间:2025-02-02 15:25:58

无患子和鬼见愁区别

 无患子和鬼见愁是同一植物的不同俗称。无患子,学名 Sapindus,又名肥珠子、油珠子等,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日本、印度和越南也有分布。无患子的形态为株高 20~25 米,树皮灰色,小枝无毛,皮孔多而明显,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8~14 枚,卵状长椭圆形,长 8~20 厘米,黄白色花朵,圆锥花序。果实黄色,成熟时变成棕黄色。

鬼见愁是无患子的另一个俗称,因其具有驱鬼避邪的传说而得名。在古代,人们认为鬼见愁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驱鬼魅、避邪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俗名为鬼见愁。”据《园林彩色植物图谱》记载,无患子树皮灰色,不裂;小枝无毛,皮孔多而明显,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8~14 枚,互生或近对生,卵状长椭圆形,长 8~20 厘米,黄白色花朵,圆锥花序。果实黄色,成熟时变成棕黄色。

总的来说,无患子和鬼见愁是指同一植物,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无患子具有驱鬼避邪的传说,而其在现代生活中,更多地被用于制作洗发水等日常用品,因其具有清热祛痰、消积杀虫等药用价值。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