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3-6岁的孩子为什么做事会磨蹭 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总是拖拉磨蹭教你三招搞定)

3-6岁的孩子为什么做事会磨蹭 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总是拖拉磨蹭教你三招搞定)

更新时间:2024-12-12 18:10:41

3-6岁的孩子为什么做事会磨蹭 家长该如何应对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见家长们彼此之间互相抱怨,:“我家孩子做事太磨蹭了,总是不停地提醒他要快点做事之后,发现他还是那样磨蹭,一点作用都没有。"

“对啊,我家孩子也是,每次上学都要不停地催他起床、穿衣服、吃饭,动作慢吞吞的,都跟他说还有几分钟就要迟到了,结果他还是那样。”

常言道:“十个孩子九个磨!”提起孩子的磨蹭,每位父母都有诉不完的苦,可谓是大伤脑筋。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的做事磨蹭呢?

孩子为什么爱磨蹭?

1.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会经常被周围发生的其他事物所干扰或吸引,导致做事中断。

另外,由于孩子做事目的性不明确,还没有时间观念,所以才会造成孩子做事动作慢或效率低。

然而当孩子对一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由于动作缓慢,看起来像漫不经心的样子,往往会得到家长的严厉批评。

2.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

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3.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地比其它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

4.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

孩子做事的节奏本来就和大人不一样,大人可以很快就做好的事情,他们可能就需要很长时间。

5.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

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

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6.你认为孩子很慢

因为孩子的能力本身就和大人不一样,大人们可以用一两分钟做完的事情,他们可能就需要五六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完成。

不要以一个大人的做事方式来判断孩子的做事速度,从而给孩子贴上“磨蹭”的标签。或许你觉得孩子做事很慢,磨蹭,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快了。

正确的引导孩子,比催促更有用

1.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很多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所以当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喊:“快点,还有五分钟就迟到了。”

结果孩子还是慢慢悠悠的做着自己的事,因为他们并不清楚五分钟是多长,所以自然不会着急,在他们的心理可能感觉五分钟还有很长。

家长可以试着用计时器倒计时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告诉他这件事情应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然后让他自己去把握时间。

2.告诉孩子迟到的后果

因为在孩子心里可能会觉得,快一点和慢一点有什么区别?我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地去做事?

直接告诉孩子如果这件事不能尽快完成,迟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后果你应该要如何去承担,让孩子知道迟到的严重性。

3.利用故事引导

小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4.学会鼓励并信任孩子

很多孩子的做事磨蹭也来自于孩子的不自信,总害怕自己出错,做不好,所以就一直磨磨蹭蹭。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就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告诉他们自己做得很好,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心。

5.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个词语叫“熟能生巧”,让孩子做事快起来,还需要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经常让他帮你做家务,让他自己穿衣吃饭等。

不要去着急催促他,教给他一些做事的技巧。告诉他,这件事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快更好。

在不断的实践中,孩子做事的能力与技巧也会大有提升。

6.注意营造安静的氛围

减少其他事物的干扰,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做事速度。

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可以把房间内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如果你在看电视,或者家里来了客人,也尽量压低声音,不要让孩子受到声音的干扰。

有的家长喜欢时不时去看一看孩子,或者呆在孩子旁边检查作业,这样其实并不好,因为孩子的学习思路很容易被干扰,不利于他集中精力。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们催他,唬他,责备他,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可我们忽视了孩子像蜗牛一样,已经尽了全力。

当我们放慢脚步,我们发现孩子的内心是善良的,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身上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那我们不妨耐心一点,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