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间也曾经评定出一个八景,叫做燕京小八景,包括南囿秋风(大兴南海子)、东郊时雨(朝阳门外)、银锭观山(什刹海银锭桥)、西便群羊(西便门外护城河)、燕社鸣秋(大兴区采育镇)、长安观塔(西长安街庆寿寺双塔)、回光返照(米市大街二郎神庙)、西直折柳(西直门外长河两岸)。
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得名于金代明昌间,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
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十景》诗,所以又有“燕京十景”之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诗文。燕京八景的出现,对于后来的风景点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之后,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
现代园林、庭院绿化亦借鉴燕京八景,建造景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