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姓起源于商代的耿国,位于今山西河津,是商朝的附庸国。周朝建立后灭掉了耿国,后来周王室封王族中人于耿,建立耿国,春秋时它又被晋国灭掉。
耿姓在古代多以高阳(今属河北)为郡望,当代则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省为主要居住区。历代名人:汉太守耿夔,大司农耿寿昌,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唐诗人耿湋,宋名将耿京,清蕃王耿精忠,近代革命家耿青,当代外交家耿飚等。
耿姓最早起源于子姓,属于以地名为姓。据史书记载,商朝第十四代君王名祖乙,因苦于东南方夷人的侵扰,他将都城由相(今河南内黄)迁到邢(又称耿)邑,后来的盘庚(商朝第二十代国君)又把都城迁到毫。
邢在古代读做耿,盘庚迁都后,一部分商朝公族没有跟随南迁,仍然留在邢邑。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为了与读音Xíng的邢姓相区别,将这个姓的写法改做耿,称耿姓,他们尊祖乙为其得姓始祖。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
①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商代末年有一个耿国(今陕西省龙门县南),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耿国子孙奔楚为大夫,以国为氏,称耿氏。
②周朝时,皇室将同姓人封于耿,又为诸侯国(即耿国);春秋时,耿国被晋国灭掉,原耿国公族多以原国名“耿”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耿氏的一支,这也是耿姓起源和来历之一。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①清高丽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
③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
④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