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带皮的猪五花条肉500克,塔菜或青菜150克,食用油1000克(实耗100克)。
调味料:黄酒2勺,白糖2勺,酱油5勺,桂皮、生姜、八角、醋各适量。
第一步:炸肉
猪五花条肉洗净后整块下锅,加冷水煮到八成熟左右出锅,沥干或擦干后抹上15克酱油和适量醋,晾干。
起油锅把食用油烧至九成热(约225度)时,将肉整块下锅炸1分钟左右,炸到肉皮表面起泡,有皱纹时,马上捞出。
另外,上海这边市场上有炸好的半成品,直接买这样的半成品就省的起油锅了,省事。
第二步:泡肉
五花肉炸好出锅后,肉皮朝下放在大碗里,加入热水浸泡24小时(热水冷却后不需要再加热了),泡至肉皮表面起泡起皱。
第三步:蒸肉
泡好的五花肉取出沥水后,肉皮朝上放入蒸碗里,放入烧开的蒸锅里用中火蒸1小时,蒸至肉酥。
第四步:切肉
蒸好的肉取出放凉后,肉皮朝上下刀,切成约半厘米厚的薄片,底部留大约2厘米高不要切断,让切好以后的肉看上去还是一整块的样子。
第五步:炖肉
锅里加酱油、黄酒、白糖、八角、桂皮和适量清水烧开,把整块肉入锅每面各炖3分钟,至肉块上色入味。
第六步:装盘
塔菜或青菜用油煸炒至断生,铺在盘子底部,再把炖好的肉块摆在上面,并把锅里的汤汁均匀淋在肉块上,上桌。
油底肉 制作方法 猪坐臀肉1000克、精盐800克、料酒400克、辣椒面250克、花椒面50克、猪油2000克 1.猪坐臀肉去骨留皮,砍成500克大小的块,放大盆里,加入精盐、料酒、辣椒面、花椒面拌和均匀,置低温处腌渍3天,然后取出来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
2.猪油入锅烧热,将肉块轻轻放入,炸至肉色焦黄时,连油带肉一起盛油瓮中(猪油一定要淹没肉块),待猪油冷却凝固后,加盖密封,至少要等一个月以后才可使用。注意事项 1.制作油底肉,也可以不码味,直接把肉块放油锅里炸干。这是传统的制作方法。不过现在的人对味道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现在制作油底肉以腌制过的居多,只不过腌渍后,一定要洗净表面的辣椒面和花椒面,等晾干表面水分后,才入锅炸制。2.炸制肉块时,不仅可用化猪油,还可用菜籽油或色拉油。不过一定要注意把肉块的水分炸干,否则肉块将无法长时间保存。3.油瓮最好选用土坛,肉和油装入坛子里至少需要一个月,方可开坛取用。因为在封坛存放的过程中,坛中的油脂会慢慢浸润已被炸干了的肉块,如果封坛的时间不够,其肉质很可能还是焦脆的,不仅改刀时极易碎烂,而且吃起来粗老不香。根据当地人的经验,油底肉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某一家餐馆有一坛三年以上的油底肉,那呵呵,不需要厨师再画蛇添足了,直接做出来都绝对香。4.油底肉每次用多少取多少,取后还得密封坛口,并将土坛置干燥的通风处,同时还要注意坛周围的卫生。5.油底肉的色泽有些类似酱肉,它既有腌肉的质感,又有腊肉的陈香,还可以用炒、炸、炖、煮等方法去与阳藿、儿菜等相配烹制成菜。不过最常见的吃法是,把油底肉切成单碟上桌。注意,无论何种方法,都要突出油底的特殊风味,不能采取辅料充盘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