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作业前先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2、气体检测:确定有限空间内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的浓度,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3、作业过程中,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4、个体防护: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防毒面具。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长管呼吸器。
其他防护:主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根据具体的作业环境进行选择和佩戴
5、现场警示:主要用于隔离作业现场,警示作业人员及无关人员注意安全
6、应急救援: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能够保证人员在充满浓烟、毒气、蒸气或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安全地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三脚架、绞盘、救生索、安全带等——在事故状态下迅速把作业人员从危险环境中救出。
安全梯——作为作业人员的上下工具外,也是事故状态下抢救人员上下用的器材。
逃生呼吸器——用于特定情况下作业人员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