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孩子总缠着妈妈怎么办(2岁宝宝整天总缠着妈妈怎么办)

孩子总缠着妈妈怎么办(2岁宝宝整天总缠着妈妈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5-01-14 05:07:40

孩子总缠着妈妈怎么办

可以给孩子买点玩具,让他玩玩具分散注意力,慢慢独立,不缠着妈妈,但是要好好看护孩子,最开始不要让妈妈离他太远,慢慢适应

  1.引进“其他人”

  按照心理学家的移情理论的分析:“孩子一旦失去所爱的对象,便利用其他外在对象或情境作为“代替”。这里所讲的“其他人”是指宝宝的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阿姨或保姆等。这样做,客观上就可以分散对母亲过于依恋而带来的负荷,与此同时,这种分享性依恋也可以增强婴儿依恋的广度和丰富度,为他的社会性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有研究证明: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宝宝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成长的宝宝对母亲的依恋的灵活性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单一,后者丰富和灵活,其交往的适应能力也更强些。

  2.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间

  要尽量拓宽宝宝的接触面,让他在陌生环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要让孩子及早步入“同龄小社会”,鼓励他与年龄相仿或稍大的孩子接触、玩耍,特别是一岁半以后,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进入一个从家里走向外界的过渡时期。

  3.经常带孩子外出,感受大自然

  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切都感兴趣,因此,父母要带他到他所喜欢的地方去走走、看看、玩玩,尽可能让孩子走出家庭小天地,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感受自然、感受社会。经常到外面活动的宝宝不太认生,通常情绪愉悦,依恋情绪也比较容易转移。

  4.提供丰富的环境和独立的空间

  父母也要注意家庭环境的布置和各种玩具的提供,家长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玩具、图书或画笔,并提供机会,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玩。当孩子独自游戏时,父母可逐步地拉大与孩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使孩子逐步适应与父母的短暂分离。如果平时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心,不提供让孩子独立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其结果必然会形成孩子的“依恋过度”。

  5.别让孩子形成痛苦的分离经验

  因为孩子一旦经历过痛苦的分离,便会增强分离时的焦虑。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反复无常,突然“不告而别”或欺骗孩子,不履行诺言,或离开孩子时间过长,造成孩子的恐惧,不安全感;有的家长过分地呵护孩子,不敢放手,使得孩子胆小,不敢离开母亲,安全依恋就无法建立,孩子就特别地黏人,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就失去了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交往和认识事物的学习机会。

  王教授最后特别提醒家长,在缓解婴幼儿分离焦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有急躁情绪和采取生硬的办法,一定要耐心地给宝宝提供一个自然合适、自然拓展的过程,要提供逐步锻炼的机会,不要强行甩开或采取恐吓的态度对待年幼的宝宝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