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十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十大规律)

更新时间:2025-01-07 18:48:37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电子守恒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进行的过程当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电子得失相等,这叫电子守恒规则。

价态转化规律:比如氮元素价态比较多,最高价态是硝酸当中的+5价的氮元素,还有最低价态的氮元素是氨,一般来说硝酸在参加反应的时候,化合价由+5价首先到+4价的二氧化氮,如果再进一步反应,可以到常见的+2价的一氧化氮,再往下0价的氮气。也就是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一般来说是由高价,一价态一个价态地依次下降。

反应先后规律:是指在化学反应当中,如果一个氧化剂遇到了几种还原剂,那么还原剂当中,还原性最强的首先发生反应。

性质强弱规律:一般写化学方程式是从左至右。等号的左面物质氧化剂有氧化性,还原剂有还原性。等号右面的物质,氧化产物有氧化性,还原产物有还原性。等号左面的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必然强于等于等号右面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还原性和氧化性。总之一句话,等号左面的比右面的性质强,这就叫做性质强弱规律。

1.电子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2.价态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如浓H2SO4中S处于最高价态+6价,只具有氧化性: C+2H2SO4(浓)=(△)CO2↑+2SO2↑+2H2O 如H2S中S处于最低价态-2价,只具有还原性: H2S+2FeCl3=S↓+2FeCl2+2HCl SO2中S处于中间价+4价,介于-2与+6之间,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 SO2+Cl2+2H2O=2HCl+H2SO4 SO2+2H2S = 3S↓+2H2O 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H2S =(△)H2+ S↓

3.性质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4、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5、归中规律

归中反应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一个升高一个降低到同一价态的反应。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如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此反应中,Na2O2中的O是-1价,他跟CO2反应后生成O为-2价的Na2CO3和O为0价的O2

6、歧化规律

歧化反应指的是同一物质的分子中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的岐化反应:

Cl2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Cl2 +6KOH(热,浓) = 5KCl +KClO3 + 3H2O

3S + 6NaOH = 2Na2S+ Na2SO3 + 3H2O

4P + 3KOH(浓) + 3H2O = PH3↑ + 3KH2PO2

11P + 15CuSO4+ 24H2O = 5Cu3P + 6H3PO4 + 15H2SO4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