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鼓励,不要表扬
不论是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就算是孩子能够轻易地解决困难,我们也不要表扬孩子。因为我们总是表扬孩子的话,会让孩子变得飘飘然。一旦有一些问题孩子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望而止步。与其如此,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用双手去解决的。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害怕眼前的一切,并善于解决眼前的问题。
2. 不要过分指责
生活中孩子必然会遇到受挫的时候,当出现这样的状况时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过分指责孩子,我们只需要默默地看着孩子到底是怎么做的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总是批评孩子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自然地觉得自己并没有能力解决眼前的一切,那么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无法承受挫折。
3.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离成功更进一步。我们只需要长此以往这样进行下去,那么孩子就会逐渐的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停在原地止步不前。
宝宝抗挫折能力差怎么办做法如下
1
排解情绪
当孩子遭受挫折的时候,第一时间伴随他的是忧虑不安、懊恼、沮丧和伤心低落的情绪,如果不去处理,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2
允许孩子有情绪上的反应
接纳孩子情绪低落,每个人面对失误、失败,不如意、不理想;面对责备、批评、打击都会失落、沮丧、唉声叹气,甚至于自卑,自己否定自己。
看到孩子困难过不去,任何人都会难受,硬是让让孩子憋回去,就如同很疼的时候,不让喊一样,只会造成过度的压抑。
立即发表意见,给孩子解决方案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用。
对一般的情绪反应,家长不要阻断孩子体验情绪过程,只需要远远的或者是静静的关注。
3
转移注意力
孩子受挫比较严重,一时间不能调整,不愿意和你说,可以创造出一些宣泄情绪的情景,比如陪孩子下楼散散步一起看的动画片,叫孩子帮忙做点家务等等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感受到陪伴与关爱,他就会试着钻出那个牛角尖。
4
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
孩子平静以后,和孩子说:这件事情失败了,或者是输了,我能感觉到你很生气,很难过,但是妈妈也很高兴的看到,你刚才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
怎么样?现在好点了吗?你能告诉妈妈失败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的吗?
要是这次赢了,你想一下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为什么每一次你都那么想赢?赢了之后是自己觉得开心?还是得到大人的表扬,开心?
用这样的问句,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
让孩子认识并释放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理解和接纳,一般这样下来,孩子情绪就会缓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