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养水源是指通过扩大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森林的截流作用和下渗作用,从而增加降低河流的强度,增加地下水的水量,通过恢复植被、建设水源涵养区达到控制土壤沙化、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
涵养水源主要表现在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下渗,对降水进行时空再分配,减少无效水,增加有效水。绿化是水源涵养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植被素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效,是促进自然界水分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之一。植被之所以能够涵养水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林冠截留雨(雪)水;
②枯枝落叶层吸收水分;
③林地土壤蓄渗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