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探春不认生母 疏远贾环为什么(探春为什么不让贾环送她上船)

探春不认生母 疏远贾环为什么(探春为什么不让贾环送她上船)

更新时间:2025-02-02 15:57:32

探春不认生母 疏远贾环为什么

在曹雪芹的笔下,《红楼梦》诸裙钗中属于贾府的只有元迎探惜四位小姐。其中重彩描写的就是三小姐探春。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之女,但探春与亲生母亲赵姨娘的关系却十分疏远,令人压抑甚至心痛:赵姨娘对这个亲生女儿表现的是一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态,就是既有几分惧怕,又有几分依赖以及依赖不成的怨恨。对于身为姨娘的她来说,有了探春和贾环这对儿女理应成为她不甘雌伏的动力和依靠,可是儿女却成为她发泄种种阴暗情绪的对象和受害者。她毫无怜女之情,常常在府里搬弄是非,破坏女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让女儿丢脸和难堪。甚至还泯没道德,与马道婆联手图谋害死凤姐和宝玉。这样的母亲怎能得到探春的尊重呢!

在书中第五十回中,探春在和李纨宝钗共同理家其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过世了,李纨准备按袭人之例赏四十两,探春秉公按旧例赏二十两,赵姨娘因此怨忿不已,哭闹一场,指责探春不念亲情,尽管李纨好心圆场,探春却撇清自己:“谁家姑娘拉扯奴才了?他们好歹,你们也知道,与我什么相干”。足见探春将自己与赵姨娘彻底划清主奴界限。赵姨娘更进一步斥责探春忘本,势利“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本,只捡高枝飞去了。”探春哭诉:“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正如人评价之言“赵姨娘心中横一母女之见,探春眼中却只有嫡庶之分。”

探春精明能干,志气高远,个性要强,却是“命薄”的庶出身份自然有一种无法摆脱的自卑,她不希望别人给她打上特别的烙印,希望别人淡化她“庶出”;再加上生母时时不顾女儿胡搅蛮缠,更使她觉得颜面无存。赵姨娘不明事理,一味以“母女之见”当众吵闹,使得探春不得不以绝情之语断其愚昧之念。在行动上则认王夫人为母亲,不认生母为娘,同其他人一样叫她为姨娘。由于其庶出的特殊身份她对王夫人的态度或多或少也有几分讨好的功利色彩和无奈。

探春对待生母赵姨娘,的确有寡情一面,不过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赵姨娘抱有强烈的母凭女贵的心理,处处显示并强调她的生母身份,希望得到大家都认可;而探春则恰好相反,努力想要摆脱身上的庶女的表记以及生母的纠缠。她对赵姨娘所言,无论是气极愤恨之词,还是苦心相劝说之言,均堂堂正正,句句在理。

贾环从小生活在赵姨娘身边,从来没有得到正面的引导和关怀,而是无休止的咒骂、调唆是非、扇动是非,在赵姨娘的“言传身教”下,逐渐成为嫉妒、多疑、刻毒的典型。贾环探春虽是亲姐弟,可姐弟二人相貌、气质修养个性却大相庭径,有人形容一个是老鸹窝里飞出的“凤凰”,一个是老鸹窝里喂出来的一只小老鸹,羽毛还是黑的,连叫声都是人人讨厌。贾环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情无义:添油加醋诬告兄长宝玉淫辱母婢,逼死丫鬟,企图用热灯油烫瞎宝玉的眼睛。对生母赵姨娘亦无起码的孝道可言,到处惹事生非,为母亲招来凤姐、王夫人的白眼和辱骂。以探春的品性为人自然瞧不上猥琐顽劣的弟弟了。这对姐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形同陌路,基本上没有交集,探春理家时还秉公免了贾环和贾兰每年上学堂重复领的八两银子,她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表明认理不认人的态度。探春曾说过一句话“我只认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的感慨,可见这个别人里面,既包括生母赵姨娘,也有探春唯一的弟弟贾环。探春不仅不认赵姨娘,也疏远了贾环。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