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干的《贺新郎》是一首描写寒食节景象和感怀的词作。上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寒食节萧瑟凄凉的画面,用“南浦一叶扁舟,梦回京华”表达了作者羁旅异乡、思归心切的愁绪。
下片通过“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描写,营造出寂寥空旷的氛围,更突出了作者的孤独与感伤。全词以清丽雅致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令人回味悠长。
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和忧国忧民情感的词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1. 情感深沉: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胡铨被贬的同情。通过词句“梦绕神州路”,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痛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2. 写景抒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如“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描绘了一幅秋风中荒废的宫殿和连绵的军营的画面,反映了北宋灭亡后的荒凉。
3. 质问时事:“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这里用昆仑山的天柱倒塌和黄河泛滥的比喻,质问国家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表达了对当权者政策的不满。
4. 悲壮送别:在“更南浦,送君去” 这一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友人胡铨的不舍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悲壮的送别氛围。
5. 哲理思考:“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词人在最后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不以个人恩怨为念,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尚情操。
6. 艺术手法:张元干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象征、比喻、设问等,使得词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和有力。
7. 历史背景:这首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当时胡铨因反对宋金和议而被贬至新州,张元干写此词以送别,并因此得罪秦桧,这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整首词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南宋词坛上的一篇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