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阁原址和现址距离约25公里,滕王阁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座历史名楼,原址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瘦西湖畔的烟雨台公园内。然而,在清朝时期,由于水淹和建筑老化等原因,原址的滕王阁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滕王阁是在1989年重建的,新址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瘦西湖南岸的滕王山上,距离原址约4公里左右。
腾王阁原址离现址约300多米。1926年,原滕王阁在北伐战争中化为一片焦土。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新滕王阁竣工,举行落成大典时南昌一片沸腾,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滕王阁由唐永徽四年,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此阁位于我国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赣江东岸,其建筑风格独特,地理环境优越。滕王阁曾因王勃一首《滕王阁序》而被天下周知,可以说楼阁与诗人相互成就。
滕王阁多次被毁,又多次被翻新修建,历经千年岁月,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阁楼外看有三层,内观却达七层,采取了“明三暗七”的建筑技法,无论阁檐还是台阶皆汇聚匠心,登阁而望,无边风景尽收眼底,实乃登临娱眼之佳处。






滕王阁距东侧唐代阁址仅百余米,离南端清代阁址约三百米。重建之阁,仿古而不泥古。无论从西面江上远观,或由东街近瞻,阁有如一座倚天而立的“山”字。倘若从空中俯瞰,滕王阁坐落之处,好像是一块巨大的古磬,而主体建筑宛以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而去的巨大鲲鹏。



主阁一楼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内容出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中"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其它三匾分别为"下临无地"、"襟江"和"带湖",内容均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