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断章取义”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也作状语;含贬义。
扑朔迷离【释义】扑朔:跳跃的样子;迷离:不明的样子.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