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云南地区统称作“南中”。 建制沿革: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开始开发西南夷,滇王投降,设益州郡,置县24,云南为其一,云南一词由此始,但此时仅仅是整个南中地区的一个县。 三国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
三国时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亲率大军渡泸(今金沙江),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云南县得以保留。
元至元11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三国时期的云南地区统称作“南中”。 建制沿革: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开始开发西南夷,滇王投降,设益州郡,置县24,云南为其一,云南一词由此始,但此时仅仅是整个南中地区的一个县。 三国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
三国时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亲率大军渡泸(今金沙江),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云南县得以保留。
元至元11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