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马姓的由来(正宗马家24个字辈)

马姓的由来(正宗马家24个字辈)

更新时间:2025-02-03 03:28:07

马姓的由来

1.源于古代地名“马服”

战国时期,赵军被虎狼之狮秦军包围,群臣均不敢去救,唯独赵奢谏言:“路远而窄,犹如二鼠在洞中相斗,勇者胜”。最终赵奢率军出击,大败秦军,还师于邯郸的马服山。赵奢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

为了褒奖赵奢,赵王把马服山作为封地赐给赵奢,赐官“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封地“马服”为姓,发展到后来又改为单姓马。这便是马姓的起源,马姓后代公认赵奢为始祖。

2.源于古代马官

在古代,马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一方面是王室、贵族的交通工具——马车,另一方面用于军事目的——战马。所以诞生了和马匹有关的官职,如马医、相马者、饲马者、训马者……

西周时期,朝廷设有一种官职,专门负责征收马匹、检测马匹质量,叫作“马质”。这个家族的后代,便以“马质”为姓氏,之后简化为单姓——马姓。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设有一种官职,叫作“马廋人”,专门负责养马,并且负责把马匹培训为车马、战马,也教会人们如何骑马、驭马。他们的后代便以马为姓。

春秋时期的楚国,设有一种官职叫作“巫马”,专门负责给马治病,也就是马医。他们的后代便以“巫马”为姓,后来简化为马姓、巫姓。

此外,在西周设有最高军事长官叫作“大司马”,后来司马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是朝廷最尊贵的三个官职。“大司马”的后代便以“司马”为姓,其中有一部分后来简化为马姓。

3.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除了汉地的马姓之外,有大量少数民族改为马姓,尤其以西北一带的回族为多。有一句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回族人口中,马姓是最大的姓氏。有的源自穆斯林原名音译,如原本姓马哈麻、阿合马的,后来都改为姓马。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