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3年或3年以上的冻土被称作为多年冻土,也叫永冻土。
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
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在不断退化。如果土层每年散热比吸热多,冻结深度大于融化深度,多年冻土逐渐变厚,称为发展的多年冻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土层每年吸热比散热多,地温逐年升高,多年冻土层逐渐融化变薄以至消失,处于不稳定状态,称为退化的多年冻土。
三年及三年以上。
永冻层(permafrost)又称永久冻土或多年冻土层,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持续3年及3年以上的冻土被称为多年冻土。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又称冰融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或多年冻层。
冻土层的厚度从高纬到低纬逐渐减薄,以至完全消失。例如,北极的多年冻土厚达千米以上,年平均低温为-15℃。永冻层的顶面接近地面。向南,趋近连续冻土的南界,多年冻土厚度减到100m以下,低温为-5~-3℃,永冻层的顶面埋藏变深。大致北纬48°附近是多年冻土的南界,其处平均低温接近0℃,冻土厚度仅1~2m。超过这一界限,就从连续冻土带过渡到不连续冻土带。后者由许多分散的冻土块体组成,这种分散的冻土块体称为岛状冻土块。中、低纬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冻土层,主要受海拔高度的控制。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冻土层越厚,低温也越低,永冻层顶的埋藏深度越小。土层的冻融变化是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处置不当将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