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出自南北朝 · 周兴嗣的《千字文》。
意思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感叹人如白丝,原本纯洁质朴,可一旦沾染了颜色,便失去了本来面目。这篇诗歌以羔羊皮毛的洁白无瑕来比喻君子德行的纯洁。
这两句连起来翻译为墨子悲叹白丝被染上了杂色,《诗经》赞颂羔羊能始终保持洁白如一。
千字文(节选)
南北朝周兴嗣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墨悲丝染成语出自《千字文》: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这两句意思是说,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咏诗赞颂具有羔羊般纯洁品德的人。
墨子看见染坊里染丝,把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
夏桀受到干辛、推哆的熏染;殷纣受到崇侯、恶来的熏染;厉王受到厉国公长文和荣国夷终的熏染;幽王受到傅国公夷和蔡国公谷的熏染。这四代君王受到坏的熏染,因此扰乱天下,国破身亡,受到最大的刑戮。
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