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它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大部分、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五大湖附近。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它
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风多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相对较短。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期间常有暴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
最大年较差达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