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马克思发现的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和刘德发现的财富规律。
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出自《资本论》,作者:马克思。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的意义和作用:价值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揭示了商品经济变化和发展的奥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价值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出自《资本论》,作者:马克思。
2.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实质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工人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3.剩余价值规律的意义和作用:剩余价值规律的研究成功,揭示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揭露了任何雇佣劳动生产制的本质,揭示了雇佣社会的财富不断增长的源泉。
财富规律
1、财富规律出自《财富论》,作者:刘德。
2.财富规律的基本内容: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是存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3.财富规律的意义和作用:财富规律的研究成功,揭示了贫富差距产生的本质根源,丰富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彻底地改变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看法,证明了先前任何人类社会发展学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是在光明中摸索。
一、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当中最基本的规律。
(一)含义
价值规律就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的规律。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概念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一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相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价值越低。
(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这就意味着虽然价值决定价格,但是价格不可能随时与价值保持一致,价格可能受供求影响有所波动。当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低于价值;当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会高于价值。
(三)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调节资源配置。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企业为了追逐利润,优势资源只会流向优势企业,从而使得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二是推动技术进步。在价值规律作用下,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三是调节收入分配。在价值规律作用下,优势企业赚钱多,劣势企业赚钱少,导致收入分配不均。
二、竞争规律
厂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它们生产出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使得企业之间优胜劣汰,资源得到重新配置;使得企业的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是指供给与需求之间内在平衡的必然性。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使得供给逐步下降,需求逐步上升,供给与需求开始趋于平衡。当到达某个时间点时,供给等于需求,但由于价格还在持续下降,这一平衡很快会被打破,演变成供给小于需求。此时,价格又会上升,使得供给逐步上升,需求逐步下降,供给与需求又开始趋于平衡。总之,供给与需求会在价格的调解下逐步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