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宋国公、抚掳大将军冯胜修建。
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峡谷,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由明朝洪武年间,由中央王朝皇帝派大将军冯胜主持研究地形,选址最佳地理位置,直至修建完工,嘉峪关外观雄伟壮美,设计精细实用,成为明代西北边垂的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