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荆条需要在粽子还没有煮的时候就放到锅里面,然后和粽子一起煮三个小时。
黄荆条,又名西湖莼菜,水莲叶,属药毛茛科、莼属湿生草本植物。直立茎,高15~30cm,质柔软,被疏生细毛。叶稀疏而互生,纤细,被短柔毛,基部有托叶鞘。生长于海拔350—2080米的山坡、路旁、荫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
摘回箸叶后,再砍河边小灌木黄荆条熬碱水,或者烧成灰制作碱灰,箸叶也用滚水煮一下,水里放点碱,也是为了更好的消毒,箸叶被水煮过后,会更柔韧,不会那么容易脆裂,自带一股清香。
还要准备包粽子的绳子,以前很少用棉线,都是砍了棕树的叶子来用。棕叶要把叶骨去掉,撕开,放阴凉的地方晾一天,叶条卷缩起来,就变得异常坚韧。
糯米只需要洗几遍,并不需要浸泡,这样包出来的粽子米粒完整,当然,煮的时间就要长一点了。
别的地方制作碱水粽会多少会加点红豆花生之类,但这里的粽子,很纯粹朴素,最多吃的时候沾点糖。就这样素吃,碱的味道其实就足够了,依然带着微甜。粽子色泽橙黄,晶莹透亮,入口软糯,还具有竹叶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