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金丝雀的笼子应该宽大,易于活动。平时雌雄分养,每笼只养1只。8、9月间开始合笼饲养,让它们筑巢繁殖。此时可换成 46X30X35厘米的繁殖笼。用草或竹丝综织成外形像碗、直径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挂在笼子上方。笼里设置食罐、水罐和栖杠。
食罐、水罐的口要 大,栖杠最好是扁圆形的。笼底铺上细砂。 金丝雀日常的饲料是谷子、稗子。玉米面窝窝头、菜籽、苹果、青菜等。可用几种料混合喂给,如谷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当稗子来源困难时,可用谷子或 小米代替。苹果须切成片,青菜须切碎饲喂比较好。冬季或换羽时期,饲料的配比为谷子2份、稗子6份、菜籽(苏子)2份。
亲鸟配对前,开始喂给鸡蛋小米,合 笼后继续供给发情饲料和骨粉;一开始孵蛋停用以上饲料,另增加20%的菜籽及白苏子。雏鸟出壳后,供给蛋黄面(熟蛋黄1个、小米或玉米面120克搅拌而 成)、青菜、蛎壳粉。
金丝雀的管理食罐和水罐要天天刷洗,天天换水,栖杠每3天洗1次每周清除笼底粪便2~3次。每周最少水浴1次,浴后等羽毛干了才可将鸟笼挂到室外。在 栖杠上站立不稳时,有指甲过长的可能,检查后要用剪刀进行修剪,注意不要修剪过深,以免出血。
金丝雀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会使羽毛退色。所以每天在柔 和的阳光下晒1小时。夏季的夜间,最好用笼套罩住鸟笼,防止蚊虫叮咬。
每年7~8月份是金丝雀脱换羽毛的时期,同时也是易感染疾病的时期。因此,除在饲料中增加10%的菜籽和墨鱼骨粉外,还要避免风吹。冬季要注意避免温差过 大,做好防寒保温。
1、繁殖时间可以由2月份提前到11月份。在北方有暖气的房间内,体质好的成鸟在当年7~9月完成换羽后,可喂给发情饲料。秋分过后,每日补给2~3小时光照,11月份即开始产卵孵化,这样可比在自然条件下提前3个月。
2、孵化失败或雏鸟遭危害的原因大多来自其父(雄鸟)。有的雄鸟性欲过旺,雌鸟产完蛋后(每窝2~6枚),经常逐出雌鸟进行交配,干挠孵化,甚至与雌鸟打架,造成毁蛋;有的雄鸟争喂雏鸟,破坏雌鸟的正常喂养,使幼鸟夭折。刚出壳的幼鸟,在两周内,由雌鸟每隔10~15分钟饲喂一次,喂后雌鸟仍孵在幼鸟身上保温。此时,如雄鸟经常将雌鸟逐出窝外,并强行喂幼鸟时,雌鸟即不再喂养幼鸟,使小鸟在一周内死去。如有此类情况,应该在雌鸟产蛋结束,将雄鸟提出另笼喂养,由雌鸟单独完成孵化和喂养小鸟的任务,即可成功。
3、如光照不足,虽喂给发情饲料,雌雄成鸟仍不发情,繁殖时间将大为延迟。秋分过后,日照渐短,再将成鸟放在光线不足房间,直到翌年4月也不会产卵。因为光线是鸟类神经系统的兴奋剂,可以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食欲。在光的作用下,体内形成维生素D,可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卵壳的形成。同时光线影响生殖腺的活动。正因如此,冬季也应使金丝雀每日得到10小时左右的光照,使之充足,才能提早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