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修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历史主要典籍。乾隆三十七年到四十七年,清朝选派纪昀、于敏中等人编纂《四库全书》。该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为许多子目,检阅十分方便。共收录著作3500多种,对于历代学术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而每一部都有提要,对于该书作者、成书特点、价值都作了介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编书的过程中,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使我国古代文献遭到极大破坏。
《四库全书》又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永瑢、纪昀等编纂的大型丛书,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内容十分丰富。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可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