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簸的形近字是什么(簸字拆分成12个汉字)

簸的形近字是什么(簸字拆分成12个汉字)

更新时间:2025-02-22 00:57:40

簸的形近字是什么

是筋、箕

一、筋的释义:

1、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骨。

2、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青~。

3、肌肉的旧称。

组词:筋斗 脑筋 筋骨 抽筋 筋节

二、箕的释义:

1、簸箕:~踞。

2、簸箕形的指纹:斗~。

组词:簸箕 箕踞 箕斗 撮箕 畚箕

扩展资料

一、筋的字源演化:

二、筋的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凡筋之属皆从筋。

2.白话版《说文解字》:筋,肌肉的力量来源。字形采用“力、肉、竹”会义。竹子,是多筋之物。所有与筋相关的字,都采用“筋”作边旁。

三、箕的字源演化:

四、箕的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箕,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属皆从箕。

2.白话版《说文解字》:箕,簸箕。下部是箕脚丌。所有与箕相关的字,都采用“箕”作边旁。

释义

1. 肌肉的俗称:~力。~肉。~疲力尽。  2.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骨。~道(“道”读轻声)。蹄~。  3.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络。~脉。青~暴露。  4. 像筋的东西:钢~。橡皮~儿。

详细释义

〈名〉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肌肉的旧称。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静脉。如:筋脉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加强物、加固物。如:钢筋

植物的脉络。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更多栏目